當第三個人問我說我,為什么我做的熱紅酒不好喝的時候,我開始認真思考這個問題,這樣一款幾乎不會犯錯的家常酒,是怎么被搞砸的。
我說的幾乎不會犯錯,不僅僅是因為這款能夠飛進全球百姓家的熱紅酒,配方和做法本身比較容易,更是因為在我看來,在家做雞尾酒的精神內核就是,真正的“你喜歡就好”——冰塊的化水,搖蕩的速度,空氣的注入,用酒的選擇等等,還是留在更適合的語境里在考慮吧——用喜歡的東西做出的飲料,能夠取悅自己的可能性可大多了。
熱紅酒就是在家做雞尾酒典型的例子。雖然熱紅酒的通用配方是“紅酒與肉桂,丁香,八角,姜片,糖等等同煮”,但是除了你至少煮的是一瓶葡萄酒之外,其他都無定論。你不喜歡大料?那么就不加;你喜歡丁香,那么就多放一點;你不喜歡橙子,那么就用檸檬,桃干,山楂等等;你不喜歡甜,那么就不要加糖;你喜歡松餅,那就放楓糖漿。
在葡萄酒,柑橘風味的新鮮水果,香料,甜味和額外添加的酒精這幾個要素里,你有相當大的空間調整,只要味道是協調的,是你喜歡的,大致不會出錯。
那么問題來了,到底哪里出了問題了?
我是這么想的。
也許是你味覺失調了,這個無解。
也許是你對自己的廚藝過于自信?比如你覺得白芷和獼猴桃或許是夢幻的伴侶。味道的搭配更多是積累和記憶的過程,如果你真的對料理感興趣,那就要多留意了。
但我想上面這兩種情況的概率應當遠遠低于我接下來要說的這種:你不那么自信所以全盤按照你看到配方來做,放棄了自己調整的權利,在做一件不熟悉的事情的時候人們往往會不自覺地清空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儲備。比如你也知道小火慢燉更入味可是沒想到紅酒怎么還沒到兩分鐘酒沸了起來,然后你驚慌的關了火,結果發現紅酒跟鍋里其他朋友都還是非常獨立的個體,分的很開。與此同時,你還被撲面而來的滾燙酒氣擊倒了。
微火慢煮,盡量的拉長味道融合的過程。
再比如,你為了健康和美麗,舍棄了糖——你生命中的洪水猛獸。和外面香甜的奶茶比,為什么你的奶茶總是如此寡淡,你覺得是為什么呢:糖啊寶貝,糖。如果你想要一鍋好喝的熱紅酒,兩勺糖,或者一坨蜂蜜/楓糖/花蜜,是一定要的,這是愉悅的代價。
但是你也并不用膽戰心驚,畢竟你用的不是萬惡之源果葡糖漿。說句題外話,這個酒熱量高嗎,怎么說呢:少喝一杯奶茶,一周的酒精熱量配額就有了。